close

對廟街的認識最早來自《新不了情》,隨著時間消逝,片裡的場景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袁詠儀清秀脂粉未施的臉龐和劉青雲陰鬱消沈的表情,以及令人一把鼻涕一 把淚的悲慘結局。之後廟街不過是香港電影裡幫派打打殺殺的場景罷了,所幸《食神》賦予廟街新面貌,看似小人物所作所為卻是大人物的雞姐和剎那間一無所有的史提芬周共同打拼天下,爆漿瀨尿牛丸成為絕響!

從彌敦道鑽進巷子裡,黑暗中前方黃澄澄一片,想必廟街到了,快步向前一窺究竟,果不其然。燈泡構築成廟街的夜,沒有想像中的人聲鼎沸,相反地冷清許多,算命攤和夜市裡貫有的廉價物品散佈其中,反倒是路邊的兩家興記人潮洶湧。

原本選定以煲仔飯為招牌的那家興記,不過生意太好了,馬路上的座位全都擠滿人,遑論室內,況且大熱天裡在室外吃煲仔飯肯定滿身大汗,於是馬上走進另一家。沒想到這家也是一位難求,正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時,店家領我們往裡邊走,竟然還有擺了數張桌子的空間,幸好。

由於時間晚了,沒有胃口吃太飽,於是只點了蠔餅、海瓜子和瀨尿蝦,三樣剛好都在第一頁的最上方,第一次點菜不必逐頁翻,真妙!蠔餅上桌後,店家很貼心地從別桌拿來全部的調味料共四種,我只記得甜辣醬好鹹,蠔餅好膩,吃半塊剛好(整塊很大塊!),多了就不行。鹹鹹鹹,這是我從頭到尾的評語。我對妹妹說:「不小心手滑,鹽全進鍋了是不是?!」外面也是鹹,幸好裡面不會。瀨尿蝦肉質普通,軟爛沒口感,不知道是不是瀨尿蝦本來就這樣?

原本不想喝店家送上的茶水(一大壺),因為塑膠杯「歷盡滄桑」,看起來不乾淨,不過實在太鹹了,顧不得髒不髒,不要渴死比較重要,喝了!這些菜適合當下酒菜,或者配飯吃應該會好些。

妹妹見我整頓飯中一直在碎碎唸,離開後還在唸,她:「我覺得調味還不錯啊,只是口味太重而已。」大概是因為我越吃越清淡的關係,所以才會覺得鹹死了,不適合我,口味清淡者可以要求鹽少放點。這家優點是便宜,不過根據地點和用餐環境而言,我覺得便宜是應該的。

 


粥是每一個人到香港必試的食物。來到銅鑼灣這晚,隨意走進時代廣場旁的巷子裡,以為得費些功夫才能找到何洪記,沒想到偌大招牌就在前方閃閃發光。香港的招牌使盡渾身解數發揮身為招牌的用途,永遠不必張大眼睛尋覓,頭一抬便能發現要找的就在眼前,這算是優點吧。

即使已經晚上過九點了,何洪記依舊人聲鼎沸,生意很不賴。從一樓上二樓途中,觀察別人都點些什麼,結果以撈麵居多,其中以雲吞麵最受歡迎,據說何洪記的雲吞不錯。中午才吃過雲吞麵,不想再碰了,更不想看到撈麵,於是我和妹妹兩人都點粥。
 
我吃艇仔粥(海鮮粥)。材料新不新鮮吃魷魚就知道,嗯~很新鮮!我最愛粥裡類似海蜇皮有脆脆口感的食材,但又比海蜇皮來得豐富,爽脆中帶有韌性,好特別!魚片的刺沒剔乾淨是唯一敗筆。整碗粥溫潤清爽卻不失滋味,晚上來一碗感覺特別好,加上何洪記的粥並不大碗,在覺得滿足時正好見底,我喜歡這種份量,因為還可以去吃甜點呢!

題外話:吃粥中,某位服務生要下班了,正好我坐在她的櫃子前,她一句招呼都不打就蹲下要開門,但是絕對打不開,因為椅子緊貼著櫃子,於是我起身移開椅子,待她拿完東西,也是一句招呼都沒打就走了,甚至眼神示意都沒有,讓人覺得頗奇怪。在香港的一般餐廳裡,沒有所謂的服務品質,點菜、上菜和結帳都讓人感覺只 是為了有人可以做這些事而存在,感受不到一點「服務性」,台灣甚至小吃店或路邊攤的服務都既親切又有禮貌呢。我不在意親切與否,但是一定的禮貌是必要的,香港的服務生感覺就像路人甲或乙或丙突然暫替職位一樣,而且幾乎面無表情,大概跟年齡普遍都是媽媽爸爸級甚至全部都是阿公級和職業倦怠有關,也有可能是香港人天生如此吧。 
 

蓮香樓是老式飲茶餐廳,據說氣氛大大不同於酒家。雖然老早就有心理準備,但是一步上二樓(受過英國殖民的緣故,事實上稱做一樓),還是被整間鬧烘烘的景象嚇到,哇~原來當地人早上吃飯喝茶看報閒嗑牙的地方是這樣!

在蓮香樓作戰的第一守則是「眼明手快」,動作慢和教養佳這兩個行為在這裡萬萬不可,否則就只好一直看著空位被搶走,站在一旁乾瞪眼了。還有,觀光客最好一切都自己來會比較快,找人上餐具、給茶水、追著餐車跑。

蓮香樓因為經營已久,工作人員全是老先生老太太,這點也有趣。事實上,香港全部的老店家都是如此。

洗餐具囉,吃飲茶長大的香港人身手自是不凡,用筷子夾著小碗和湯匙在熱水裡轉呀轉,不僅手不會弄濕,而且通通都洗到了。同桌客人走了幾位後,來了一個新加坡家庭,廣東話、中文和英文三聲帶,讓人感受到新加坡真的是一個多元國家。正因為他們會廣東話,所以遇到不懂的情況就請教當地人,連帶地我們也受惠,新加坡媽媽都會翻譯給我們聽,相當親切熱心。當地人餐具會用開水和茶水兩種洗過,先前老先生只給我們開水而已。後來去酒家吃飯,也是只給開水,因此我推測或許講究點的香港人才會兩種都洗吧。

坐下後,先點壺茶是飲茶和酒家的一貫作風,不知道該點啥或聽不懂廣東話的話,點香片最不會出錯。不過當地人都喝一人一杯有蓋的那種,而不是一壺分著喝,我們看起來就是很觀光客!香港人自小訓練有素,單手持杯扣蓋,不怕燙也不會燙著,手指真靈活!餐廳裡除了觀光客之外,以老人和中年上班族居多,他們一坐就是好久,慢慢喝茶、看報、吃點心,有伴的就聊天,相當悠閒。奇怪的是,老人有時間不用說,上班族竟然也可以優哉游哉地,十點多了耶。香港人會享受是真的,下午三點半也是蹺班外出吃點心的時間。

每拿一次點心,餐車阿桑便在點菜單上蓋個章。香港人都原地不動,想吃什麼招呼一聲,阿桑就會自己送上來,我們觀光客沒辦法,得擠過小縫(座位間距小,相當擁擠)走到餐車旁比手劃腳,然後再擠回座位。

蓮香樓的作戰守則之一是靜候廚房口,待餐車一出來,衝上去,然後「搶」,否則招牌永遠吃不到。雖然我們就坐在廚房出口附近,但是完全沒有善用優勢,我實在懶得人擠人,因此招牌通通沒吃到,哈哈。想吃招牌其實另有方法,直接走到廚房窗口,告知欲點的食物,這樣肯定吃得到。

粉果,算是清爽,但稱不上美味。糯米雞就好吃了,米飯口感是重點。腸粉口味很鄉下,所謂鄉下,就是樸素帶點土氣。頭一回品嚐這種外觀和內餡的腸粉,我還是偏愛薄皮包蝦肉的密封款式。對了,這餡和粉果簡直一模一樣。馬拉糕,也是樸實口味。

論菜色,蓮香樓絕對不是首選,甚至隔壁的香港大叔也這樣說。不過就氣氛而言,我覺得很讚!真真切切的香港道地生活。
 

炎炎夏日,穿過長長的灣仔菜市場,來去檀島吃早餐。

服務生送上水後,妹妹見到靠牆沙發區有空位了,想換去那兒。才剛坐下,想起水杯忘了移過來,於是要妹妹去拿,結果發現服務生已經抓在手上了,砰一聲放上桌,水花四濺。當時心頭一驚,有必要這麼生氣嗎?我們只不過換座位罷了,桌上沒弄亂,椅子確實收好。服務態度好差勁,這家因為是老店,所以服務生一樣是上了年紀的大叔,點菜時也很不耐煩,自己菜單標示不清,還這樣對待客人。不過,我和妹妹當下不發一語,直到回台後過了一陣子,我才提及此事,妹妹當然全部看在眼裡,但是想法和我一樣,不想為鳥事壞了心情。據說香港人不喜歡大陸客,自從大陸客大批湧進香港觀光後,環境變得比較髒亂,我不曉得事實是否如此,也不確定是否因為我們講華語而被誤認為大陸人,所以遭此待遇,但不論是哪裡人,都該好好服務吧,會向本地人打招呼,對我們外國人卻是臭臉相待,對嗎?!

哼,算了,吃點東西消消氣。波蘿油,麵包上層不是一般那種大方格,比較平滑細緻,口感外酥內軟,熱呼呼的波蘿夾著冰涼涼的奶油好好吃,而且奶油厚厚一塊,吃起來相當過癮,這才是道道地地的波蘿油啊!蛋塔也是招牌,酥皮款式,妹妹覺得不錯,沒有蛋腥味,而且不甜不膩,雖然比泰昌好吃,但我還是想念澳門的蛋塔。

為了銷魂的波蘿油,我會想再度光顧檀島,可是不去灣仔本店,去其他分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j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