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0784.JPG   

去年五月(2014才剛到,一切已經變成『去年』)在台灣和妹妹一起做了十幾鍋肥皂,妹妹同事還跑來學打皂。當初的筆記不小心刪除大半(電子化的缺點),索性跳過。

↑Q桑指導教授的太太和女兒很喜歡粉紅西瓜皂,才剛從台灣回來便詢問我何時開工,於是回到加拿大的第一鍋就打這款。我不喜歡重複,打皂一年還沒做過成分完全相同的肥皂,儘量嘗試不同配方,大概要做到上百鍋才會重複吧,因此即使是指定皂款,還是會做一點小改變。

#39 粉紅西瓜皂/粉紅礦泥皂

油脂:迷迭香浸泡橄欖油、棕櫚油、椰子油、甜杏仁油、乳油木果脂

添加:迷迭香、薰衣草和雪松精油、澳洲粉紅礦泥、蕁蔴葉粉、Poppy seed

過程:打打停停兩個多小時才Trace,應該是油脂(三十出頭)和鹼液(二十幾度)溫度都低的關係。不鏽鋼模+橫隔板,用膠帶固定,下端一樣會移動,還得分次調色確保三色高度一致,很麻煩,以後做垂直分層好了。

IMG_0825.JPG  

↑不知道是電腦或者軟體的問題,這篇照片顏色都過淡,不似實品飽和。

#40 油光拜拜

油脂:棕櫚油、椰子油、甜杏仁油、米糠油、杏核油、葡萄籽油

添加:薰衣草、杜松子、葡萄柚和柚子精油、竹炭粉、低溫艾草粉

過程:打打停停一個小時,以為米糠很快Trace,結果這次沒有。拉花貪心太多筆,越畫越亂。皂液太滿,保溫蓋放上去都溢出來了。

 

#41 寶貝皂(沒拍照)

油脂:橄欖油、甜杏仁油、酪梨油、椰子油、棕櫚油、乳油木果脂、蓖麻油

添加:(1)土司模:優格、葡萄柚籽萃取液、薰衣草、廣藿香和玫瑰天竺葵精油、茜草根(2)管模:紅棕、薰衣草和羅馬洋甘菊精油

喜歡優格皂的洗感,咕溜咕溜又滋潤保濕。用茜草根做單色分層,線條筆直漂亮,可惜矽膠片太早掀開導致花朵圖案不美,呷緊弄破碗就是這個道理。

管模也圍了一圈雛菊矽膠片,照樣太早拉開。

IMG_0827.JPG  

IMG_0972.JPG  

↑粉紅西瓜姊妹版。低溫艾草粉用量要很多,否則容易變淡,接近白色。以後用紅色礦泥做做看草莓皂。

#41 西瓜皂

油脂:橄欖油、棕櫚油、椰子油、甜杏仁油、乳油木果脂

添加:葡萄柚籽萃取液、廣藿香、柚子和檸檬精油、澳洲紅礦泥、低溫艾草粉、Poppy seed

蘆薈汁和水溶鹼。

IMG_0832.JPG  

IMG_1015.JPG  

↑篩粉做不規則分層,故意不整層灑粉,做成線條不連貫的樣子。

#43 楓糖燕麥皂

油脂:椰子油、米糠油、棕櫚油、酪梨油、可可脂、蓖麻油

添加:廣藿香、山雞椒和薑精油、大燕麥、楓糖

很喜歡上一款楓糖燕麥皂,改了一下油脂比例再打一鍋。Q桑表示他偏好添加顆粒的肥皂。

IMG_0980.JPG  

↑因為果凍顏色變深,不好看但是很好洗,用了多種滋潤保濕油脂,香氣沉穩安定。

#44

油脂:棕櫚油、椰子油、乳油木果脂、榛果油、小麥胚芽油、酪梨油、甜杏仁油、可可脂

添加:苦橙、茶樹、雪松、尤加利和丁香精油、平安粉

過程:打十幾分鐘,休息一下就Trace了,稠得很快。小麥胚芽油顏色重,希望脫模會淡點,否則原色皂液和平安粉差別不大。入模後果凍,隔天掀蓋生白粉。

IMG_0946.JPG  

IMG_0578.JPG  

↑事先花費不少時間用吸管製作的圓圈,然後還玩三分層,不過值得!切皂時驚喜連連,每塊都好可愛!

#豆漿皂

油脂:橄欖油、杏桃核油、棕櫚油、棕櫚核油、蓖麻油

添加:雞蛋花香精、澳洲粉紅礦泥

過程:豆漿製冰融鹼相當耗時,母奶就是這樣吧。鹼水過篩混油不順利,網子被豆漿殘渣堵住,用了三個篩子,很久才濾完。不容易Trace,溫度30而已。三個分層又等很久。還是不喜歡香精的味道。當天果凍,懷疑是矽膠模厚的關係,不加蓋是否會好一點?會生白粉嗎?香精果然是筆直分層好幫手!

豆漿取代水溶鹼。圈圈部分是別鍋皂液。

IMG_0818.JPG  

IMG_0994.JPG  

↑特地在宜蘭酒廠買了清酒粕,再千里迢迢帶來加拿大。台灣目前好像有林口和埔里酒廠兩款,我買林口的。酒粕香氣撲鼻,搭配的精油蓋不住清酒香,好好聞,愛不釋手的皂款!兩抹紅麴因為果凍顏色不明顯,是比較可惜之處。

#46 清酒粕皂

油脂:酪梨油、橄欖油、椰子油、棕櫚油、乳油木果脂、葡萄籽油、小麥胚芽油

添加:丁香、甜橙、廣藿香和雪松精油、清酒粕、紅麴粉

過程:很快就Trace了,再加上酒粕,馬上變稠。嘗試不加蓋保溫,希望不會生白粉,沒加蓋也果凍。

IMG_0821.JPG  

↑木瓜皂早在很多年前便風行亞洲了,據說木瓜酵素有美白兼清除粉刺等功用。木瓜粉不便宜,也不容易取得。這款香氣相當怡人且持久,木質氣味帶點花香,高雅成熟又不失俏麗,岩蘭草應該是主要功臣。

#47 木瓜皂

油脂:橄欖油、甜杏仁油、棕櫚油、榛果油、棕櫚核油、乳油木果脂、蓖麻油

添加:岩蘭草、花梨木、杜松子、薰衣草和雪松精油、紅棕、木瓜粉、珍珠粉

IMG_0771.JPG  

↑這罐紫草根浸泡油夠濃,終於不再做出芋頭色的紫草皂。

#48 紫草皂

油脂:紫草根和薰衣草浸泡橄欖油、甜杏仁油、棕櫚油、椰子油、金黃荷荷芭油、乳油木果脂

添加:迷迭香、薰衣草和雪松精油、白珠光粉

過程:這罐浸泡油的顏色很深,即使和鹼液混合,依然紫到發黑。很快就收工了,浸泡油萬歲!後來變成藍紫色,隔天也還沒恢復成紫色。

帶這款肥皂去紐約,自從做肥皂開始,即使旅行也不再用一般沐浴品。泡沫輕柔細緻,散發淡淡薰衣草香,很柔的一款皂,有別於其他。

IMG_0853.JPG  

IMG_0606.JPG  

↑同一款肥皂兩種造型,中心用鐵釘打洞穿繩別具風情。

#49 東方美人

油脂:橄欖油、酪梨油、棕櫚油、棕櫚核油、小麥胚芽油、蓖麻油

添加:山雞椒和苦橙葉精油、當歸粉、甘草粉

IMG_1066.JPG  

IMG_1075.JPG 

↑和『東方美人』同一鍋,精油一樣,粉類不同,分別添加何首烏粉、青黛粉、沒藥粉、平安粉、老薑粉、廣藿香粉和茜草根粉。

IMG_0787.JPG  

↑實際顏色亮麗活潑,洗感輕柔俐落,應該跟油脂也有關係,有股難以形容的清香,喜歡!

#50 蛋蜜皂

油脂:橄欖油、甜杏仁油、乳油木果脂、杏桃核油、棕櫚核油、可可脂、紅棕

添加:茶樹、尤加利、雪松和快樂鼠尾草精油、蛋黃、蜂蜜、金黃荷荷芭油、葡萄柚籽萃取液

過程:這個配方很難打,打打停停三個多小時才Light trace。

IMG_0807.JPG  

IMG_0934.JPG  

↑分三次做很搞工的鋼琴皂,歪斜的琴鍵也挺可愛的。

#51 鋼琴皂

油脂:棕櫚油、椰子油、橄欖油、米糠油、杏桃核油、乳油木果脂、蓖麻油

添加:鮮採玫瑰香精、淡藍石泥、竹炭粉、低溫艾草粉

IMG_0625.JPG  

↑和『鋼琴皂』同一鍋,添加薄荷、冬青、檸檬和廣藿香精油。原本想做竹林只加綠色部分,既然琴鍵有剩,乾脆通通丟進去。低溫艾草粉的顏色實在淡太快。

IMG_0793.JPG  

↑和上面同鍋,添加紅棕、可可粉、薑黃粉、紅礦泥和蕁麻葉粉,調好顏色直接倒進土司模裡,嘗試不同於回鍋渲或拉花渲染的作法,取名『秋天』。

IMG_0674.jpg  

↑串皂,體積小,可以掛在水槽當洗手皂。和上面兩款同鍋,利用保鮮膜或錫箔紙軸心紙管做出來的。

IMG_0770.JPG  

↑左邊這款。調好色回鍋倒進中心點,然後用棒狀物往外畫圓,最後入模。

#54 漣漪

油脂:橄欖油、米糠油、棕櫚油、可可脂、椰子油

添加:薑、甜橙和花梨木精油、澳洲紅礦泥

IMG_0641.JPG  

IMG_0404.JPG  

↑和『漣漪』同鍋,皂液一半拿來做這個花樣。先前搓的皂球滾粉再入皂,第一次做,包覆不平均。

IMG_0749.JPG

↑和『漣漪』照片裡右邊那款藍色同鍋。同心圓入模後,一半拉花,一半維持原狀,拉花成熟,圓圈可愛,各有味道。

#55 青黛皂

油脂:椰子油、棕櫚油、乳油木果脂、杏桃核油、榛果油、酪梨油、可可脂

添加:甜橙、茶樹和廣藿香精油、青黛粉、白珠光粉

很奇怪地,添加青黛粉的肥皂容易出現類似雪花的東西,而且是壓克力模,同一鍋不加青黛的肥皂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尚未確定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j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