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食中心&麵館

在檳城的第一餐原本打算去關仔角(海邊的夜市)吹著海風大吃大喝一頓,沒想到計程車司機的一句話打亂整個計畫。從機場前往喬治城途中,當我說出想去關仔角吃飯時,司機立刻嘲笑我們:「那是觀光客去的地方,我們本地人才不會去那裡!」我:「那你們都去哪裡?」就這樣我們沿著檳榔路來到紅園,牌坊後方是一大片停車場,再進去才是美食中心。大馬很多這種集合當地各種小吃的美食中心,類似百貨公司的美食街,只不過一個在室內一個在戶外。

031.jpg  

紅園「人如其名」果真紅通通一片,用餐區位於中間,四周全是一小間一小間的攤販。看著眼前略微冷清的場面,才想起司機說紅園越晚越熱鬧,八、九點來剛好,再晚一點還有現場表演(上上圖中可見舞台XD),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聽歌。我們因為來得早也走得早,所以無緣一睹。不過後來留宿藍屋時(和紅園是鄰居),倒是充分領教了載歌載舞的熱鬧,一整晚溫習完所有八百年前的華語老歌,音樂至半夜才歇,令我們有點哭笑不得。

我喜歡美食中心的空間規劃和用餐方式,座位集中一區,攤販位於外圍,每張桌子皆有號碼,客人可以一口氣走遍全部想吃的攤販,點餐完畢告知桌號即可,接著只要在座位上等待餐點送來,運作起來相當井然有序。如果台灣的夜市也能這樣規劃該有多好,士林夜市已有一個小雛形,但是太熱太擠,也無法一次叫齊所有食物,互看不順眼的店家甚至拒絕桌上出現彼此的東西,每吃一攤就得等一下子,有時候會令人失去興致。讓吃飯這件事變得舒服一點不是很好嗎?誰說夜市一定要又熱又擠又亂又髒又火氣大?或許這些都是夜市的特色和魅力,不過至少可以提升用餐環境,讓老外看了覺得衛生沒疑慮而願意嘗試。不少老外知道台灣的路邊攤絕對好吃,可是不敢吃,因為吃了必拉。有時候,美食這種東西不是自家人高喊多好吃多好吃就夠了,而是如何讓別人也認同?走了大馬三個城市,有點感觸,台灣真的是寶島,一點也不比大馬差,可是觀光客為什麼那麼少?來的老是亞洲人。好像越談越嚴肅,就此打住,趕快來看看我們吃了什麼。

032.jpg  

到大馬不吃炒粿條就好比去台灣沒吃滷肉飯一樣,兩者都是隨處皆有的平民美食。不同的是好吃的滷肉飯不多,可是美味的炒粿條卻不少哩,差別在於材料,比較特別的用鴨蛋或豬油渣,不過兩種我都沒吃到,哈哈。這道炒粿條加了甜味蚌肉,類似台灣罐頭那種味道,整體蠻好吃的。

妹妹他們吃炒麵,評價不錯。很後悔點了烤蝦,全因為老闆太會做生意。這三尾要價台幣2××,很貴!幸好那攤只點了這道。至於右圖,是什麼鬼玩意兒?嘿嘿,看不出來吧?!這是大馬相當普遍的小吃,芳名叫做rojak,嗯…‥還是不懂吧?!就是淋上一堆撒了碎花生的烏漆麼黑濃稠醬汁的水果,醬汁的滋味非常特別,現在只記得有薑味,總之不難吃,卻也說不上美味,但是會越吃越唰嘴,一邊吃一邊疑惑這到底是什麼食物。突然想到,習慣黑柿蕃茄沾醬吃的南部人應該會喜歡這味,真希望有人可以驗證看看我的推論正不正確。我們還吃了一些有的沒的,沒拍照也忘了。

題外話:紅園有攤星星燈專賣店,妹妹他們買了好多送人,我買了兩顆帶來加拿大。為了安裝星星燈還得買裸燈線材,結果買了貴桑桑的裸燈線材之後,打算安裝時發現我實在無法忍受家裡的牆壁和天花板爬了不明物體,相當破壞畫面,也沒有夠高的櫃子可以遮蔽,於是星星燈在夜晚發光的美麗模樣只能想像。

033.jpg  

檳城雖然是人口僅次於吉隆坡的大城,晚上九點過後街上車子和行人明顯減少。為了青屋福建麵,妹妹和妹夫跟著我走了好多冤枉路,而車水路似乎永無止盡。其實我們早就經過中華校友會對面的分店,不過我堅持非老青屋不可。走著走著到了開幕沒多久的新世界,順便進去晃晃,那裡有個美食街,但是都休息了。老青屋雖然沒找著,卻在街弄裡發現黑暗中的璀璨,一大區復古建築紅光爛漫一片,令人忍不住揉揉眼睛確定眼前是否真實,怎麼才拐個彎就蹦出這個地方來?氣氛之復古,只差沒有嬌媚的小姐站在門口招客。觀察後猜測應該是新落成的規劃區,大部分都是餐廳,獨特的建築和燈光在黑夜中顯得好美。

後來走回分店,生意不算好,這也是當初我堅持到老青屋的原因之一。在檳城,好吃的東西客人一定絡繹不絕,尤其是老店,可是青屋卻冷冷清清,看起來也沒有「架勢」,吃吃看再評斷囉。福建麵是檳城數大特色美食之一,湯頭有股濃濃的蝦米味,麵條混合油麵和米粉兩種(在大馬湯麵時常這樣弄)。我吃了幾口就沒吃了,一來實在不合我口味,二來確實辣,三來肚子不舒服。Q桑如果也來就好了,他一定幫忙吃光光,正好他嗜辣,而大馬到處都是辣辣的食物,我也不必每樣東西都得自己一個人解決,胃的容量一樣,可是裝得下的食物種類變少了,妹妹和妹夫共享一碗,多好!走了好久好久的路,卻落得不滿足的下場,好想趕快回旅館休息,晚安。

P.S.  大馬各地的福建麵不盡相同,口味很多種,很多小吃皆如此,甚至名稱相同的食物在北部和南部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茶室

034.jpg

茶室在喬治城裡俯拾即是,餓了、累了、熱了、渴了,隨便挑家坐坐,每家都歷史悠久,每家都有味道。茶室聚集來自各個社會階層的人物,平民價格每個人皆消費得起。
 

這天早上,我們來到藏匿巷弄中的多春茶室用餐,一天開始的活力全在這裡展現。多春的特色在於以傳統炭火燒煮咖啡以及烘烤吐司,全部作業通通由一個大鐵桶完成。這樣做出來的食物滋味尤其棒,在台灣我喜歡的燒餅都是這種作法。
 
036.jpg  

環顧四周,每張桌上皆少不了咖啡,無奶的咖啡在南洋叫做『Kopi-O』,直譯是『咖啡烏』,烏是閩南語中黒之意,白話一點就是黒咖啡的意思。新馬的咖啡味 道獨特,咖啡豆與牛油和糖在炭火上拌炒烘培而成,這種咖啡是由早期海南移民改良西式作法創造出來的,因此又稱『海南咖啡』。Kopi-O是大馬最為風行的喝法,大馬人的一天應該是從一杯Kopi-O開始的吧! 

037.jpg  

吐司有好幾種選擇,店家說每一種銷路都好,夾了咖椰醬的吐司妹妹很愛,隔天她甚至獨自一個人去吃早餐。
 
038.jpg  

椰漿飯是大馬的特色早點,好比台灣的飯糰。飯糰用塑膠袋包著,椰漿飯用香蕉葉裹住,椰奶香、炸魚和辣醬形成一股絕妙滋味,我們三個人一致給予好評,不過對我而言辣了點。
 
早餐在茶室解決,午餐也到茶室報到。在喬治城,永遠不必擔心下一餐的著落,滿街都有得吃,隨便一瞄就是一家知名老店,懶得對照秘笈的話,就近找家人多的進去就對了。 

040.jpg  

午餐時間早過了,文昌茶室的生意仍舊這麼好。 


041.jpg

雞肉有兩種,白斬和燒雞(?),兩者外觀沒太大差別,不過肉質一個較嫩一個較有咬勁。雖然招牌上寫『海南雞飯』,可是和新加坡的海南雞飯完全不同,難道是馬式?還是檳式?
 
042.jpg  

當地人習慣將白飯倒進盤子裡吃,那用碗裝飯幹嘛?
 
除了各式各樣的茶室之外,檳城也有類似台灣自助餐的快餐室(招牌上寫『經濟飯』,中國用語)。檳榔路上有家波記(應該沒記錯),生意非常好,看起來又可口,每次經過都好想吃吃看,不過始終沒機會。對於旅途中的遺憾,越來越能釋懷了。


路邊攤

路邊攤永遠是亞洲的精華所在,用少少的錢得到大大的滿足,而且美味不減!

蚵煎@成都旅社:這裡聚集好幾攤,有室內用餐區,不過蚵煎這攤沒座位,因此我歸類為路邊攤。蚵煎就只賣蚵煎,所以只能買蚵煎(繞口令XD),有好幾種價格選擇,越貴份量當然越多。 


044.jpg  

045.jpg  

我們帶回旅館吃,坐在花花草草的中庭和午后微風一起享用。口味有點像沒勾芡的台式蚵仔煎再煎久一點,我們覺得普普通通、不特別美味,順道路過可以買,但是不必特地前往的那種程度。

047.jpg

咖哩麵@水晶旅社對面:穿過小印度往檳榔路方向前進時,發現一個只有數攤食物的迷你夜市。妹夫躍躍欲試,正巧我看見『水晶旅社』四個字,這名字有熟,眼睛再轉向對面的攤販,立刻和腦中檔案進行比對,最後確定是有人提過的好吃咖哩麵。
 

印象中可以加料,不過基本款已經夠了。這碗咖哩麵帶點椰奶香和溫和辣味,麵條混合油麵和米粉兩種,每樣食材都好,小小一碗令人意猶未盡,好吃!
 
048.jpg  

炒粿角@汕頭街:就在我差點錯過之際,妹妹叫住我,眼尖的她發現車子後方的木柴,問我是不是這家,沒錯,正是我尋覓的柴火炒粿角。

P.S. 只賣早上。

049.jpg  

買了兩份,三個人在轉角的騎樓下席地而坐吃了起來,相當豪爽!炒粿角乍看之下和炒粿條相似,其實不同,粿角是加了白蘿蔔的塊狀物,吃起來沒有纖維感,應該是把蘿蔔榨汁和米粉製作而成,有點像菜頭粿(這給了我靈感,下次做菜頭粿的時候,可以仿照炒粿角的作法來道不台不馬的料理,不過變不出柴火就是了)。我覺得這攤炒粿角鹹得要命,實在吃不多,可是妹妹他們覺得還好。過沒多久,妹妹和妹夫不約而同肚子痛了起來,妹妹痛到汗毛豎立,妹夫痛到甚至午餐一口都沒吃 (好可惜,那家印度餐廳很不賴),目前為止只吃了炒粿角而已,我卻沒事,推測問題應該來自辣醬,他們那份有加辣,我的沒有,至於辣醬出了什麼問題,就不得而知了。

還買了慢煎糕,台灣也有這道小吃,宜蘭叫做麵粉煎,羅東有家很好吃,有一陣子爸爸時常買回家讓我們當點心,麵皮和餡料都好,汕頭街那攤乾乾扁扁料又少,我個人覺得輸很大。
 
汕頭街四大天王之一
鴨粥粿汁:從升旗山回到市區已經十點多了,前往汕頭街尋找晚上才擺攤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指鴨粥粿汁、杏仁茶、炒粿條和粿條湯這四攤,彼此緊鄰,找攤坐下叫齊即可。其實我一直搞不清楚鴨粥粿汁這攤的名字,主菜反正只有兩種(咦.....好像還有鴨肉飯,但是不推薦),一種是鴨粥,另一種是鴨肉粿汁。粿汁是什麼?粿汁是一種薄片米製品,有點類似鼎邊挫,也有點類似粿仔,前幾天在我們這裡的亞洲超市買了一包回來(乾燥真空包裝,粿汁呈三角形),產地竟然是泰國。 
 
050.jpg  

051.jpg  

我吃粿汁,黑暗中看不太清楚什麼是什麼,不過這碗由鴨組合而成的東西還真不錯,湯頭濃郁,食材美味,是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好味道,如今回想起來還會流口水呢!如果有機會再去一趟檳城,絕對再去吃一碗,也許換試鴨粥,也許兩樣都吃。

之二
杏仁茶:鴨粥粿汁的對面是杏仁茶,雖然招牌上寫四果湯,不過杏仁茶似乎比較有名,可惜我們來晚了,已經銷售一空,只好點四果湯。
 
052.jpg

053.jpg  

四果是哪四果?我只記得三果,桂圓、蓮子和白木耳。別看賣相平凡無奇,用心品嚐的話,你會發現每樣食材皆恰到好處,該Q的Q、該軟的軟、該脆的脆,湯頭清淡了點。因為拉肚子的關係,看到冰塊敬而遠之,湯只潦草喝了幾口便打住。杏仁茶會是什麼滋味呢?
 
四大天王的之三和之四我們都沒光顧,因為累了,又不想吃太飽,於是打道回府。
 
054.jpg  

照片:早上的印度攤子。

檳城(大馬)融合了好幾個種族,也因此衍生出獨特的飲食文化,福建、潮州、馬來、印度,甚至發展出馬來和中式混合的娘惹菜。這趟幾乎每天都腸胃不適,很多美食不是怕吃了腹瀉更嚴重就是沒食慾而錯過,沒吃laksa(極樂寺那攤)就好像沒去過檳城一樣,巷口那攤煎蕊經過卻沒吃(又位於旅館附近),肉骨茶,娘惹餐廳,滿街都是的印度自助餐,早餐沾三種醬的印度煎餅,長得像巫師帽高高尖尖的roti tissue,這些我都好想嘗試,榴槤本來就不敢吃(大馬的榴槤和泰國相當不同,個頭嬌小,據說香味和口感更為濃郁,一次吃一顆剛好,又便宜得要命,沒記錯的話,碰上大產的時候,最便宜一顆台幣10塊就有了。一直慫恿妹妹試,可是她說我們都不吃,她自己得吃一整顆,吃不完又不能帶回旅館。檳城正好是榴槤品質最好的地方,可惜啊!),所以我覺得好像沾醬油一般只稍微沾了檳城一下而已,下次我要狠狠地跳進去,讓自己全身浸泡醬油才行。大馬行讓我領悟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美食當前卻吃不下去。

李昂說,如果你說台灣小吃好吃,那是因為你沒去過檳城(我重新詮釋)。也只有到過檳城,才能一見真曉。我去了,並且把答案藏在心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j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